蘋果樹打藥抓好這3個關鍵期!用藥更少,效果最好

   2018-02-05 北方果樹種植聯盟731
核心提示:很多果農可能有這樣的感覺,管理蘋果樹真是累壞人,別的不說,僅僅打藥這一項,就能把人累得夠戧。其實啊,這些累完全是自己的原

很多果農可能有這樣的感覺,管理蘋果樹真是累壞人,別的不說,僅僅打藥這一項,就能把人累得夠戧。其實啊,這些累完全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,打藥多,還治不住病害,這是因為很多時候打藥沒有抓住關鍵時期,病害防治打藥不在次數多,關鍵要打得巧,即要把藥用在防治病害的關鍵時期。

先來說一說蘋果常見病害的發(fā)病時期和防治方法:

1.褐斑病

5~6月份遇高溫高濕開始發(fā)病,7~8月份大量發(fā)病,10月份氣溫降低后停止危害,潛伏期13~55天。

一是初冬、春初徹底清除樹上樹下的落葉,并集中燒毀或深埋。

二是冬前要深翻果園,減少越冬菌源。

三是加強栽培管理,增施農家肥,合理修剪,改善通風透光條件,增強樹勢,減輕發(fā)病。

四是結合防治腐爛病、輪紋病,在蘋果樹發(fā)芽前,全樹噴施5波美度石硫合劑,以鏟除越冬病菌。5月中下旬噴戊唑醇或其他殺菌劑。6月中旬噴多抗霉素或其他殺菌劑。6月下旬~7月上旬噴施波爾多液。

2.斑點落葉病

以菌絲在受害葉片、枝條和芽鱗中越冬,第二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,隨氣流、風雨傳播,花后7~10天開始侵染,5~6月和8月份遇高溫大量發(fā)病。受害葉片病菌孢子形成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,枝條上形成在7月份。

防治方法:

1、秋末冬初清園,夏季剪除徒長枝,減少后期侵染源,改善果園通透性,低洼地、水位高的果園要注意排水。合理施肥,增強樹勢,提高抗病能力。

2、在發(fā)病前(5月中旬左右落花后)開始噴施1:2:200倍式波爾多液、10%世高水分散粒劑2000~2500倍液、7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~600倍液、50%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、50%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、36%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~600倍液、5%菌毒清600倍液、10%多氧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、3%多氧清(新多氧霉素)水劑800倍液等藥劑進行防治。

3.輪紋病

又叫粗皮病、輪紋褐腐病。主要為害枝干和果實。該菌以菌絲體在枝干病瘤內越冬,第二年3~4月隨雨水傳播先侵染枝干,后侵染果實。6~7月份侵染幼果,但不發(fā)病。當果實在近成熟期遇高溫干旱則發(fā)病較重。發(fā)病高峰在采收前到貯藏后1個月。

休眠期防治:徹底刮除枝干上的病斑、老皮,結合防治腐爛病噴布一次40%福美砷100倍液(另加2%平平加,促進藥液的滲透),還要徹底清除病殘落葉及殘體,集中燒毀或深埋,減少越冬病菌。

生長前期防治:用50%克菌丹500倍液,后期可用1:(2~3):200倍波爾多液,或75%百菌清800~1000倍液噴霧保護果實。

貯藏期防治:田間果實開始發(fā)病后,要及時摘除病果深埋。果實貯藏運輸前,要嚴格剔除病果和有損傷的果實。健果在仲丁胺中浸3分鐘,或在45%特克多懸浮劑中浸3~5分鐘,撈出晾干后入庫。

4.炭疽病

主要危害果實。一般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進入侵染盛期,7~8月高溫高濕為發(fā)病盛期,病果大量出現。果實發(fā)病后,最初為褐色小圓斑,后變?yōu)樯詈稚?或黑色)病斑并下陷,中心突起黑色小粒點呈同心輪紋狀排列。高溫、高濕、多雨時嚴重發(fā)生。果園密閉低洼,通風透光不良易發(fā)病。

防治方法:

一是徹底清除病源。結合修剪,去除病僵果、病果臺,剪除干枯枝、病蟲枝,刮除病皮,摘除未形成分生孢子盤的初發(fā)病果,集中深埋或燒毀。

二是噴鏟除劑:果樹發(fā)芽前噴灑5-10%重柴油乳劑,以鏟除樹體上宿存的病菌。

三是農藥劑防治:主要是幼果期防治。落花后每隔半月噴一次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、8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-800倍,發(fā)病前使用對炭疽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。發(fā)病初期,可選25%腈菌唑乳油4000-5000倍、25%苯醚甲環(huán)唑水分散粒劑2000-3000倍、25%溴菌腈乳油400-500倍、50%施保功可濕性粉劑1500倍、80%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700-800倍、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等。

四是加強貯藏期管理。入庫前剔除病果,注意控制庫內溫度,特別是貯藏后期溫度升高時,應加強檢查,及時剔除病果。

 
舉報收藏 0打賞 0
 
更多>同類農業(yè)技術
推薦圖文
推薦農業(yè)技術
點擊排行
網站首頁  |  寧夏西瓜來了?。?/span>  |  亮照  |  關于我們  |  聯系方式  |  投稿須知  |  知農網APP  |  匯款方式  |  農網聯盟  |  使用協議  |  隱私政策  |  網站地圖  |  排名推廣  |  廣告服務  |  積分換禮  |  網站留言  |  RSS訂閱  |  違規(guī)舉報  |  陜ICP備16004019-3號  |  陜公網安備61052602000037號